甲状腺结节通常需要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核素扫描、血清降钙素测定、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颈部CT或MRI等7个项目。甲状腺结节可能与碘摄入异常、遗传因素、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瘤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1、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测定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评估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异常。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或甲减时,可能出现心悸、体重波动等症状。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等,需空腹采血。若结果异常,可能需进一步排查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疾病。
2、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超声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结节大小、形态、血流信号及钙化情况。超声下恶性结节常表现为低回声、边界不清、微钙化等特征。该检查无辐射,可重复进行,适用于结节随访。对于疑似恶性结节,超声可引导细针穿刺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
3、细针穿刺活检
细针穿刺活检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通过抽取结节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适用于超声提示恶性征象或直径超过10毫米的结节。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可能出现局部出血或疼痛。活检结果分为良性、可疑恶性、恶性和无法诊断四类,需结合临床判断后续处理方案。
4、甲状腺核素扫描
甲状腺核素扫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像技术评估结节功能状态,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多为良性高功能腺瘤,冷结节有较高恶性概率。检查前需停用含碘药物或食物,孕妇禁用。该检查对鉴别自主功能性结节有重要意义,但无法替代病理诊断。
5、血清降钙素测定
血清降钙素测定主要用于筛查甲状腺髓样癌,该肿瘤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时,需结合家族史排查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检测需采用专用抗凝管采集静脉血,避免剧烈运动后采样。对于疑似病例,可联合癌胚抗原检测提高诊断率。
6、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
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用于判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抗体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桥本甲状腺炎,这类患者结节恶变概率略高。检测结果需结合甲状腺功能和超声综合评估,部分患者需长期随访。
7、颈部CT或MRI
颈部CT或MRI适用于评估巨大甲状腺结节对气管、食管的压迫情况,或术前评估肿瘤范围。CT可清晰显示钙化和淋巴结转移,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增强扫描需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检查不作为常规推荐,仅在特殊情况下补充超声信息。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避免过度焦虑,多数结节为良性。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控制碘摄入量,避免颈部受压或外伤。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结节变化。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或结节短期内迅速生长,应及时就诊。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