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可能导致死亡,但概率较低。肾炎的危害主要有肾功能损伤、高血压、贫血、电解质紊乱、尿毒症等。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及时干预可降低死亡风险。
1、肾功能损伤
肾炎持续进展会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导致肌酐清除率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需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评估损伤程度,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等药物延缓进展。限制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2、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发难治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对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常规降压药反应较差。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功能恶化,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
3、贫血
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严重贫血需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轻度贫血可通过进食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改善,但需注意控制高钾风险。
4、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减退会影响钾、磷等电解质排泄,可能出现高钾血症引起的肌无力或心律失常。需定期检测血电解质水平,限制香蕉、土豆等高钾食物摄入。出现严重紊乱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药物紧急纠正。
5、尿毒症
终末期肾炎会发展为尿毒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此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治疗,条件允许者可考虑肾移植。尿毒症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是肾炎致死的主要原因。
肾炎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剂量。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