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多数情况下可以治好,但少数重症患者可能遗留心脏功能损害。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轻症患者通过充分休息和对症治疗可完全康复,重症需积极干预。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时预后较好。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通过卧床休息、限制体力活动及营养支持,多数在1-3个月内逐渐恢复。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片、维生素C注射液等营养心肌药物,或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部分患者需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过度免疫反应。
少数暴发性心肌炎或延误治疗者可能出现心功能持续减退。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心脏扩大、持续性心律失常,甚至需要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调节。极少数重症病例需临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维持循环,严重心肌纤维化者可能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6个月以上,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钠盐以减轻心脏负荷。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复诊。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致病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