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可能有生命危险,具体风险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急性心肌炎是心肌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多数急性心肌炎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逐渐恢复,尤其是轻症患者。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胸闷、心悸、乏力等,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治疗,配合卧床休息,多数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轻度升高,但心脏功能未受明显影响,通过限制体力活动、营养支持等措施可促进康复。
少数重症急性心肌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危急情况。这类患者心肌广泛受损,射血分数显著下降,需紧急进行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甚至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死亡率较高,但若在发病48小时内获得有效救治,部分患者仍可存活。
急性心肌炎患者应避免劳累、熬夜及剧烈运动,恢复期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若出现呼吸困难、晕厥或持续胸痛,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