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支气管肺炎是指双侧肺部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同时发生炎症,属于肺炎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
1、感染因素
双肺支气管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导致。细菌感染常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伴黄痰、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如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或左氧氟沙星片。
2、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慢性病或老年人群体更易发生双肺支气管肺炎。这类患者炎症易扩散至双肺,表现为持续低热、乏力、血氧饱和度下降。除抗感染治疗外,需配合免疫调节,必要时需住院进行氧疗。
3、环境刺激
长期暴露于粉尘、化学气体或空气污染环境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增加感染概率。患者常见刺激性干咳、胸闷等症状。治疗需远离致病环境,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祛痰药物,严重时需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4、基础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易继发双肺支气管肺炎。典型症状为原有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伴脓性改变。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如哮喘患者可配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5、误吸因素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因误吸食物或胃内容物引发双肺炎症。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发热,胸片显示双肺浸润影。需紧急处理呼吸道梗阻,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行支气管镜灌洗。
双肺支气管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蒸蛋羹、蔬菜粥等。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咯血、胸痛等症状,须立即复查胸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