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可能会得肝癌,但概率较低。肝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年轻患者通常与慢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或特殊感染等因素相关。
年轻人群患肝癌多存在明确诱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年轻肝癌患者的主要病因,母婴传播导致的慢性携带者可能在20-30岁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遗传性血色病、Wilson病等代谢障碍疾病也可能在青年期引发肝细胞癌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随的炎症持续进展,以及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都是潜在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基础肝病。
无明确肝病史的年轻人突发肝癌较为罕见,但需警惕隐匿性HBV感染。某些基因突变如TP53胚系突变导致的Li-Fraumeni综合征,可能表现为青年期多发性恶性肿瘤。长期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肝脏肿瘤发生风险增高。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需要与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等良性病变鉴别。
保持规律体检对早期发现肝癌至关重要,建议有肝病家族史或慢性肝病患者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避免酗酒、控制体重、接种乙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右上腹隐痛、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增强CT或MRI明确诊断。青年肝癌患者治疗选择与老年人相似,但需更重视保留肝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