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肺炎主要由曲霉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慢性肺部疾病、环境暴露等因素有关。曲霉菌肺炎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或患有艾滋病、白血病等疾病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吸入的曲霉菌孢子易在肺部定植繁殖。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伴血痰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伏立康唑片、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抗真菌药物,同时调整原发病治疗方案。
2、慢性肺部疾病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遗留空洞等结构性肺病,为曲霉菌提供了生长环境。此类患者可能表现为慢性咳嗽、胸痛,影像学可见真菌球或浸润影。治疗需结合支气管镜清除病灶,并联合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抗真菌治疗,同时控制基础肺病进展。
3、职业环境暴露
接触霉变谷物、腐烂植被或施工扬尘等高浓度曲霉菌环境,如农民、仓库工人等职业群体,孢子吸入量超过肺部清除能力时可致病。建议改善工作防护措施,出现气促、咯血等症状时需进行胸部CT检查,确诊后需脱离污染环境并接受药物治疗。
4、长期广谱抗生素使用
滥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广谱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破坏呼吸道正常微生物屏障,增加曲霉菌感染概率。此类患者往往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需停用非必要抗生素,并采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预防继发感染。
5、遗传易感性
少数慢性肉芽肿病等遗传性免疫缺陷患者,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先天不足,更易发生曲霉菌感染。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真菌筛查,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并考虑造血移植等性治疗。
预防曲霉菌肺炎需注意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接触霉变物质。免疫力低下者应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真菌疗程,避免擅自停药导致复发。日常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帮助恢复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