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癌与肝纤维化存在关联,肝纤维化通常是慢性肝病发展的中间阶段,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长期损伤的修复反应,表现为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过度沉积。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慢性肝病均可导致肝纤维化。这些疾病引起的持续性肝细胞损伤会激活肝星状细胞,促进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过度沉积,形成肝纤维化。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肝脏结构逐渐改变,肝功能持续恶化,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基础上,肝细胞可能发生恶性转化,形成肝癌。
部分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肝硬化阶段,肝脏存在明显纤维化改变。也有少数肝癌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较轻,这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机制有关。某些特殊类型的肝癌如纤维板层型肝癌,患者肝脏可能没有明显肝硬化表现。肝癌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差,纤维化程度越重,肝功能储备越差,治疗选择越受限。
肝癌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治疗上需兼顾抗肿瘤和抗纤维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肝炎活动,必要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延缓肝纤维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