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肿可通过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脚肿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血管病变、局部感染、静脉回流受阻、肾功能异常、药物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严格监测并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基础。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配合低糖饮食和规律运动。血糖稳定后有助于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缓解组织水肿。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使用偏方。
2、改善微循环
可遵医嘱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或前列地尔注射液等改善微循环药物。这类药物能扩张外周血管,促进下肢血液供应,减轻因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导致的脚肿。需定期评估下肢动脉血流情况。
3、抗感染治疗
合并皮肤溃疡或蜂窝织炎时,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糖尿病足感染进展迅速,早期规范抗感染可避免截肢风险。同时需每日消毒换药,保持创面清洁。
4、局部护理
抬高患肢15-20度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袜和减压鞋,每日用温水清洗后涂抹尿素维E乳膏预防皲裂。禁止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取暖,防止烫伤。
5、手术治疗
严重血管闭塞需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顽固性溃疡可能需清创植皮术。手术适应症需由血管外科和内分泌科共同评估,术后仍需长期控制血糖和抗凝治疗以防复发。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肿应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变化,避免赤脚行走。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建议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若脚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溃烂,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