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本身不会直接癌变,但长期未干预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其癌变风险与胰岛素抵抗、长期无排卵导致的子宫内膜持续增生有关,通常需要10年以上未治疗才可能发展为癌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长期无排卵,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在单一雌激素刺激下可能发生增生性病变。从单纯增生到不典型增生约需5-8年,从不典型增生进展为子宫内膜癌通常还需3-5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会加速这一进程。定期使用孕激素转化内膜或口服短效避孕药可显著降低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合并卵巢恶性肿瘤,但这类肿瘤通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无直接因果关系。卵巢癌更常见于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或林奇综合征患者。若出现异常阴道流血、腹围突然增大或CA125显著升高,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
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每6-12个月进行妇科超声和内膜活检监测,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通过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规律使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出现月经周期超过3个月或异常子宫出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人工周期治疗或诊断性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