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囊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属于交界性或恶性肿瘤,病理特征为叶状结构排列的间质细胞过度增生。该病可能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皮肤改变或乳头溢液,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活检。
1.病理特征
乳腺叶状囊肉瘤由上皮成分和过度增生的间质细胞构成,显微镜下可见特征性叶状结构。根据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其中恶性类型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风险。病理诊断需与纤维腺瘤、乳腺肉瘤等疾病鉴别。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单侧乳房快速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肿块体积较大时可导致乳房皮肤紧绷、静脉曲张或溃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乳头内陷或血性溢液。临床触诊肿块边界清楚但活动度差,易误诊为巨大纤维腺瘤。
3.影像学特点
乳腺超声显示分叶状低回声团块伴囊性变,钼靶可见高密度肿块伴分叶状轮廓。MRI有助于评估肿瘤范围,典型表现为T2加权像高信号伴分隔强化。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良恶性,需结合病理确诊。
4.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良性病变可行肿块扩大切除术,恶性或复发倾向者需全乳切除。放疗可用于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化疗对转移性病变效果有限。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复发多发生在术后2-3年内。
5.预后因素
预后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良性型10年生存率超过90%,恶性型易发生肺和骨转移。肿瘤大小超过5厘米、切缘阳性、核分裂象活跃均为不良预后因素。年轻患者复发风险较高,需加强术后监测。
确诊乳腺叶状囊肉瘤后应避免局部按摩或外力刺激乳房,术后穿戴合身文胸减少皮肤牵拉。日常饮食注意控制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定期进行乳腺自检和影像学复查。出现新发肿块或原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返院评估,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