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的肿块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穿刺抽脓、手术切开引流、中医调理等方式清除。乳腺炎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
1、热敷按摩
早期乳汁淤积形成的肿块可采用热敷配合轻柔按摩缓解。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患处10分钟,随后沿乳腺管方向从乳房根部向乳头缓慢推揉,每日重复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有助于疏通堵塞的乳腺管。操作时需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暴力挤压加重炎症。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肿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化脓性乳腺炎可配合服用乳癖消胶囊、夏枯草口服液等中成药辅助消肿。用药期间应暂停患侧哺乳,定时排空乳汁防止淤积加重。
3、穿刺抽脓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适用于直径超过3厘米的局限性脓肿。医生会在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针抽出脓液,必要时留置引流管。该方式创伤较小,能避免手术疤痕,但需配合抗生素治疗防止复发。术后需保持引流口清洁,每日更换敷料。
4、手术切开引流
范围较大的多房性脓肿或穿刺治疗无效时,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会清除坏死组织并放置引流条,术后需每日冲洗脓腔。哺乳期患者可选择放射状切口减少乳腺导管损伤,切口通常1-2周愈合。术后应穿戴宽松胸衣避免压迫伤口。
5、中医调理
慢性乳腺炎肿块可配合中医外治法,如金黄散外敷、火针等。内服中药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针灸选取肩井、膻中等穴位疏通经络。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肝气郁结影响恢复。
乳腺炎患者日常应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佩戴合适胸衣避免压迫,睡眠时避免长期单侧卧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发现乳房硬块持续增大或体温升高超过38.5℃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哺乳期患者治疗期间可用吸奶器定时排空乳汁,痊愈后恢复亲喂前需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