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别慌,了解病情是关键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跑错地方”侵入子宫肌层引发的良性病变,典型症状包括:
痛经:进行性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腰骶、会阴甚至大腿;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可能达正常2-3倍)、经期延长(超7天);
子宫增大:妇科检查或超声可见子宫均匀性增大、质地变硬;
生育困扰:30%-40%患者合并不孕或流产。
二、个性化治疗,分阶段应对
1.观察等待:无症状或轻微症状者
若无明显不适,且无生育需求,可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子宫大小及症状变化。此阶段需避免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控制体重、规律作息。
2.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为主
止痛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经期疼痛;
激素调节:
口服避孕药:适合年轻患者,调节周期、减少经量;
曼月乐环:局部释放孕激素,持续5年,有效减少出血和疼痛;
GnRH-a针剂:快速降低雌激素,缩小子宫,但需警惕低雌激素不良反应(如潮热、骨质疏松)。
3.手术治疗:精确选择适应症
·微创射频消融:无创治疗,适合特定类型病灶。
·腺肌症病灶剔除术:适合多种治疗无效果,情况严重的患者,又能保留子宫。
·子宫内膜消融术:适合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三、长期管理:防复发是重点
生育计划:有生育需求者,建议术后尽快尝试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
定期随访: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血清CA125,评估病情进展;
生活方式:避免经期剧烈运动、性生活,减少辛辣生冷食物摄入。
子宫腺肌症通过科学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保护生育功能。首次确诊后,请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切勿盲目恐慌或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