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前通常需要完成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心脏功能评估和基因检测等五项核心检查。
1、病理检查
通过空心针穿刺或手术活检获取肿瘤组织,明确乳腺癌分子分型是靶向治疗的前提。免疫组化检测需确认HER2蛋白过表达或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状态,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还需检测ER、PR表达水平。病理报告将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2、影像学检查
治疗前需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或磁共振评估原发灶范围,胸部CT排查肺转移,腹部超声或CT筛查肝转移,骨扫描检测骨转移情况。基线影像资料有助于后续对比,PET-CT在复发转移患者中具有更高检出率。
3、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判断骨髓造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查评估药物代谢能力,肿瘤标志物CA153和CEA监测可作为参考指标。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治疗相关血栓有指导意义,部分靶向药物需根据肝功能调整剂量。
4、心脏功能评估
曲妥珠单抗等HER2靶向药物可能引发心脏毒性,治疗前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既往有心脏病史者需完善心肌酶谱检测,治疗期间每3个月需重复心功能监测。
5、基因检测
BRCA1/2基因检测对PARP抑制剂适用性判断至关重要,NGS多基因检测可指导晚期患者靶向药物选择。循环肿瘤DNA检测有助于动态监测基因突变情况,为耐药后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靶向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进食葡萄柚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出现手足综合征时应减少摩擦部位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心悸、气促等心脏症状需立即就诊。治疗全程应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日光性皮炎加重皮肤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