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的眼部病变主要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水肿、暂时性屈光不正等。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眼部微血管损伤、晶状体代谢异常、眼压升高等病理改变,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点,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网膜水肿、硬性渗出、棉絮斑。晚期可能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病变。临床常用羟苯磺酸钙胶囊、递法明片、血栓通胶囊等改善微循环药物辅助治疗。
2、白内障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生率较常人高且发病年龄提前,与晶状体内山梨醇蓄积导致渗透压升高有关。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眩光、视物模糊,检查可见晶状体混浊。除控制血糖外,严重者可考虑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3、青光眼
糖尿病可增加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风险,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其特殊类型。患者可能出现眼胀、头痛、视力下降,眼压测量值超过21mmHg。治疗需联合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晚期可能需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
4、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由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导致液体渗入黄斑区引起。表现为中央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见黄斑区增厚。治疗包括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或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
5、暂时性屈光不正
血糖剧烈波动可引起晶状体渗透压变化,导致突发性近视或远视,表现为短期内视力明显波动。通常在血糖稳定后2-3个月自行恢复,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糖尿病患者应每6-12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飞蚊症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日常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眼部卫生、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延缓眼部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