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展到咳嗽阶段通常提示病程进入中后期,但不一定代表即将痊愈。咳嗽可能是呼吸道炎症反应逐渐消退的表现,也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
感冒初期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随着病程进展,病毒或细菌可能向下呼吸道蔓延,刺激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引发咳嗽。此时若咳嗽为干咳或少痰,体温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多属于疾病恢复期的生理性反应。呼吸道通过咳嗽清除残余分泌物和坏死细胞,这种咳嗽通常3-5天可自行缓解。
若咳嗽伴随黄脓痰、反复发热、胸闷气促等症状,则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发展为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这类人群免疫力较低,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病情容易迁延或加重。夜间加重的刺激性干咳还需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特殊情况。
感冒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冷空气和烟雾刺激。适量饮用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蜂蜜水可缓解夜间干咳。如咳嗽超过1周未缓解,或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基础疾病患者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