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见症状与肺部病变程度相关。

1、咳嗽
肺结核患者早期多表现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咳痰。咳嗽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两周,且常规止咳药物治果不佳。咳嗽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刺激支气管黏膜或肺部出现空洞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2、咳痰
肺结核患者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可出现黄脓痰。病情严重时痰中可带血丝或出现大量咯血。咳痰症状与肺部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空洞有关。患者需进行痰涂片检查确诊,治疗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用药原则。
3、咯血

约三分之一的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轻者为痰中带血,重者可出现大咯血。咯血多因病变侵蚀血管所致,常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时应保持镇静,采取患侧卧位,及时就医处理,可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等药物止血。
4、胸痛
肺结核引起的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胸痛可能与胸膜受累或肺部炎症刺激有关。患者可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如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
5、发热
肺结核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7-38℃之间,可伴有盗汗、乏力等症状。发热是机体对结核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发热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但需与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
肺结核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多吃鸡蛋、牛奶、瘦肉等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康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的规范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菌检查。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儿童需接种卡介苗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