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卧床休息、调整姿势、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负重等方式进行日常保养。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与长期劳损、外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1、卧床休息
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卧床1-3天,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腰椎自然曲度。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症状缓解后应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卧床期间可通过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调整姿势
保持坐姿时腰部垫支撑物,每30分钟起身活动。避免久坐久站,搬重物时应屈膝下蹲而非弯腰。睡眠采用侧卧位时在两膝间夹枕头,仰卧位时在膝下垫薄枕,维持腰椎生理曲度。
3、适度运动
症状稳定期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篮球、跳绳等剧烈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动作幅度以不引发疼痛为限,必要时佩戴护腰。
4、控制体重
通过均衡饮食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范围,减少腰椎负荷。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多食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5、避免负重
单次提重物不超过5公斤,搬运重物时使用手推车。避免突然扭转腰部,咳嗽打喷嚏时扶墙减轻腹压。寒冷季节注意腰部保暖,可配合40℃左右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日常可进行麦肯基等腰部拉伸,避免穿高跟鞋。若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及时就诊。建议定期复查核磁观察突出物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药物配合物理治疗。保持规律作息与乐观心态对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