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尿量增多主要与血糖升高导致的渗透性利尿有关,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神经源性膀胱、药物等因素引起。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渗透性利尿。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口渴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损伤肾小管浓缩功能,表现为夜尿增多、泡沫尿。可能伴随水肿、血压升高。需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保护肾功能药物,严格控制血压血糖。
3、尿路感染

高血糖环境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刺激导致尿频尿急。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可能伴有排尿灼痛。需进行尿常规检查,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三金片等抗感染药物,注意会阴清洁。
4、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影响膀胱逼尿肌功能,导致残余尿增多和频繁排尿。可能合并便秘、性功能障碍。需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使用甲钴胺片改善神经功能,必要时间歇导尿。
5、药物
部分降糖药如达格列净片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血糖,直接导致尿量增加。可能伴随尿道感染风险升高。用药期间需监测尿常规,适当增加饮水量防止脱水。
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量增多时应每日记录尿量和排尿次数,监测晨起空腹及餐后血糖。饮食注意限制高糖食物,选择低升糖指数主食如燕麦、荞麦,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避免久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出现尿液浑浊、腰痛等症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