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人吸氧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氧流量控制、湿化处理、用氧时间及设备清洁等事项。心衰患者吸氧不当可能加重病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操作。

心衰病人吸氧时氧流量通常控制在2-5升/分钟,急性发作期可短期调高至6-8升/分钟。使用鼻导管或面罩时需确保管路通畅,避免折叠受压。湿化瓶应每日更换灭菌蒸馏水,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持续吸氧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长期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制氧机滤网需每周清洗,鼻塞每2天消毒更换,避免细菌感染。夜间吸氧建议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肺部淤血。同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即可,过度补氧会抑制呼吸中枢。

心衰病人吸氧期间应戒烟并远离明火,制氧机周围禁止放置易燃物品。出现头痛嗜睡等氧中毒症状时需立即调整氧浓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需采用控制性低流量吸氧。外出活动时可使用便携式氧气瓶,但需提前测算耗氧量。吸氧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咳粉红色泡沫痰,提示可能发生急性肺水肿,须立即就医。
心衰患者日常需低盐饮食并限制液体摄入,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荷。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及时调整吸氧方案。家属应学会观察唇甲发绀、呼吸频率等缺氧表现,记录每日吸氧时间和自觉症状变化。吸氧治疗需与利尿剂、强心药等基础药物配合使用,不可擅自停用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