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感冒流鼻涕可能与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环境刺激、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因素有关。哺乳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哺乳消耗,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或外界刺激影响。

1、免疫力下降
哺乳期女性体内催乳素水平升高,可能抑制部分免疫功能,同时哺乳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导致抵抗力减弱。此时鼻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易受病原体感染或冷空气刺激,出现流鼻涕症状。建议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并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2、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刺激鼻黏膜分泌增多,表现为清水样鼻涕,可能伴随打喷嚏、咽痛。需注意与婴儿隔离,哺乳时佩戴口罩,可遵医嘱使用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避免自行服用复方感冒药。
3、环境刺激

冷空气、干燥或粉尘等物理刺激可直接引发鼻黏膜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亢进,产生清涕。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外出时用围巾遮挡口鼻,避免突然接触温差过大的环境。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有助于缓解症状。
4、过敏性鼻炎
哺乳期体质变化可能诱发对尘螨、花粉等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加,出现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痒。需排查并远离过敏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等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进入乳汁量较少。
5、鼻窦炎
若流脓涕超过10天伴头痛、面部压痛,可能提示细菌性鼻窦炎。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需医生评估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可继续哺乳但需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腹泻等反应。
哺乳期出现感冒症状时,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蔬菜等食物。哺乳前可热敷鼻部促进分泌物排出,擤鼻涕时注意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引发中耳炎。若出现发热超过38.5度、脓涕伴血丝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