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区别在于胃黏膜的受损程度和病变形态。
1.慢性胃炎:胃黏膜受到炎症影响,但没有明显的糜烂和溃疡形成。
慢性胃炎可以由多种因素引发,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症状常见为胃部不适、疼痛、消化不良等,但临床表现轻微。
2.糜烂性胃炎:胃黏膜出现糜烂和溃疡,严重损伤胃黏膜。
糜烂性胃炎常由慢性胃炎发展而来,炎症进一步加重导致胃黏膜糜烂。
可能由于长期酗酒、吸烟、药物滥用等因素引起,且常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症状较明显,如上腹疼痛、呕吐、黑便等。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在临床上常常同时存在,慢性胃炎可以进一步发展为糜烂性胃炎。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和胃镜检查等结果,以确定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及时治疗慢性胃炎可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为糜烂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