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解释肿瘤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病首先来说是正气虚,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既然发病了肯定是邪气侵犯的人体虚弱地方。由于正虚邪实。导致了人体的气血虚,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之后引起了代谢混乱,从而产生了气滞血淤。就是气血运程不畅,气血代谢以及脏腑的功能失调以后,那么血液代谢也收到了影响就会引起痰湿凝聚。
中医的阴与阳中医的阴与阳指的是什么
中医的阴与阳是阴阳辨证中的理论,而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弄懂阴阳可以避免临床上诊断的错觉诊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医的阴与阳的理论,供大家阅读!
中医的阴与阳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重要的是可以应用于疾病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田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中医的阴证和阳证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肌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肌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腰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人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养生的目的,是健身防病和延年益寿。阴阳学说主张顺应自然养生,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法于阴阳,以保持肌体内部以及肌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相协调平衡。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统一,就可以达到防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的亡阴和亡阳亡阴和亡阳多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证候。亡阴多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迅速丧失的情况下出现,常见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温、躁动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数无力;亡阳常因邪毒炽盛,或内脏病变严重耗损体内阳气所致,亦能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所致,常见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气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润、脉细微欲绝。
中医的阴与阳相关文章:
1.中医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2.中医哲学论文
3.中医与阴阳五行
4.什么是中医文化中医展史中医药文化养生
5.中医养生穴位之冲阳穴
中医治乳腺增生
中医治乳腺增生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除了传统的辨证分型内服中药以外,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如单方验方口服、中药局部外敷、针灸及其他等。这些一般作为辅助性,可获得一定的。
(1)、单方、验方口服或注射:
①、鲜商陆制成片剂,每片重0.4g,相当生药0.5g,每日3次,每次6片。
②、干、鲜老鹳草,每日30~60g,代茶饮。
③、茸鹿头部脱角盘中的提取物制成针剂,每次月经前10~15天开始用药,每日2次,每次2ml肌注,至月经来潮停药,共注射2个周期为1疗程。
④、核桃1个取仁,八角茴香1枚,饭前嚼烂吞下,每日3次,连用1个月,治疗本病轻者。
(2)、外治法:
①、温经络、化痰散结之药膏阳和解凝膏合黑退消,外敷于乳房局部。
②、乳香、没药、黄柏、大黄、冰片,共研细末,蛋青调敷患处。
③、香附末、麝香末、蒲公英,以醋煎之,调敷患处。
(3)、针灸:
①、体针:取穴屋翳、膻中、合谷、天宗、肩井、肝俞等,留针20~30分钟。
②、耳针:取穴乳腺、神门、内分泌等。
③、穴位注射:川芎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注射三阴交、期门、气海等穴。
④、择期电针:有取穴屋翳、膻中、合谷,另加一些配穴,根据患者的月经情况选择月经周期的不同时相,用电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
(4)、其他:
①、中药乳罩法:将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或磁片置于乳罩内,每日佩戴,并定期更换。
②、中药塞鼻法:白芥子、法半夏研末塞鼻。
③、乳腺病治疗器:有用特制的乳腺病治疗器,将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通过电极对病灶及相关穴位进行电刺激和离子透入,取得较好的。
④、氦-氖激光治疗:氦-氖低功率激光针垂直照射患部,如面积大可加散光镜头照射或分区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