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肺形成的主要机制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肺泡损伤和炎症反应,终引发肺部广泛性浸润和氧合功能障碍。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白肺的常见原因之一。ARDS通常由严重创伤、败血症、胰腺炎等全身性炎症反应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受损,液体和蛋白质渗入肺泡,形成肺部水肿。治疗ARDS的关键是机械通气支持,采用低潮气量通气策略以减少肺损伤,同时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2、感染性肺炎也是导致白肺的重要原因。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会引发肺部炎症,导致肺泡充满炎性渗出物。治疗感染性肺炎需要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例如青霉素、阿奇霉素或氟康唑。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给予氧疗支持。
3、吸入性肺炎是白肺的另一种常见机制。吸入胃内容物或其他异物会引发化学性肺炎和感染,导致肺泡损伤。治疗吸入性肺炎包括清除气道异物、给予抗菌药物以及支持性治疗,如氧疗和机械通气。
白肺的形成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通过机械通气、抗菌药物和氧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存在白肺风险的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加强预防措施,避免感染和外伤,减少白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