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主要与体质差异相关,7类体质人群更易出现原发性痛经,包括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等。改善需结合体质调理,如热敷、中药调理、适度运动等。
1.气滞血瘀型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经血紫暗有块。可选用益母草煮鸡蛋、川芎茶调散,经期前一周每天快走30分钟促进气血运行。
2.寒湿凝滞型常见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建议经期饮用红糖姜茶,睡前用45℃热水袋热敷下腹,避免生冷饮食。
3.气血虚弱型多伴经量少、色淡质稀。日常可炖煮当归羊肉汤,练习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增强气血化生。
4.湿热瘀阻型特征为经血黏稠有异味。适合饮用蒲公英茶,经期前后做瑜伽蝴蝶式疏通盆腔气血。
5.肝肾亏虚型常见腰膝酸软、经期头晕。推荐食用黑豆核桃粥,晚上11点前入睡养护肝肾。
6.阳虚内寒型表现为四肢不温、喜暖畏寒。艾灸关元穴,日常饮用肉桂红枣茶温补阳气。
7.痰湿阻滞型多伴体型肥胖、白带量多。建议用陈皮山楂泡水,经期前做拍打带脉操改善循环。
继发性痛经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记录月经周期症状变化,持续严重疼痛应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建立规律作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腹部温暖有助于缓解各类体质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