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及生活方式调整缓解疼痛。原发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继发性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15种实用方法包括热敷腹部、服用布洛芬、饮用姜茶等。
1.热敷缓解
40℃左右热水袋敷于下腹部15分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暖宝宝贴于脐下三横指处同样有效,温度控制在50℃以内避免烫伤。泡脚时加入艾叶或红花,水位需超过脚踝。
2.药物止痛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在月经前1-2天开始服用效果更佳。中成药元胡止痛片含延胡索乙素,每日3次每次4片。严重者可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
3.饮食调节
经期每日饮用300ml红糖姜茶,生姜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适量食用三文鱼补充ω-3脂肪酸,减少炎症介质产生。避免生冷食物,冰淇淋等低温食品会加重血管收缩。
4.运动干预
经期前一周每天练习10分钟猫牛式瑜伽,增强子宫韧带弹性。快走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提升内啡肽分泌。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盆腔的运动。
5.穴位刺激
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3分钟,配合艾灸效果更佳。耳穴贴压选取子宫、内分泌等穴位,王不留行籽每日按压5次。
继发性痛经需及时排查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疼痛。记录月经周期中疼痛变化,持续3天以上剧烈疼痛建议妇科超声检查。保持腰腹部保暖,经期睡眠时穿戴高腰护腹带可减少夜间痛醒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