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呕吐常见原因包括喂养不当、肠胃感染、食物过敏等,需根据具体原因调整喂养方式或就医检查。喂养过量、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是三大主要诱因。
1.喂养问题
喂养过量或过快会导致宝宝胃部过度充盈。新生儿胃容量仅30-35ml,过度喂养易引发吐奶。奶嘴孔洞过大使吞咽空气增多,建议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喂奶后未拍嗝直接平躺,胃内空气排出不畅可能引发呕吐。正确做法是喂奶后竖抱15分钟,手掌呈空心状轻拍背部。
2.消化系统异常
胃食管反流在婴儿中发生率达40%,因贲门肌肉未发育完全。表现为进食后喷射状吐奶,可尝试少量多餐喂养。急性肠胃炎由轮状病毒等引起,伴随腹泻发热,需补充口服补液盐。肠套叠多见于4-10个月婴儿,特征为阵发性哭闹伴果酱样大便,需急诊超声检查。
3.感染性疾病
呼吸道感染时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可能引发反射性呕吐。中耳炎患儿平躺喂奶会加重不适,表现为抓耳哭闹。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呕吐伴排尿哭闹,需尿常规检测。发热性疾病如幼儿急疹,体温骤升期易出现呕吐,需监测体温变化。
4.过敏因素
牛奶蛋白过敏多见于配方奶喂养儿,表现为呕吐伴湿疹腹泻。建议更换深度水解奶粉,哺乳期母亲需忌口乳制品。辅食添加过早(早于4个月)可能引发过敏,新食物应单独添加观察3天。小麦、鸡蛋等是常见致敏原,过敏患儿呕吐常伴皮肤红斑。
5.其他原因
剧烈咳嗽引发的呕吐常见于百日咳患儿,特征为鸡鸣样回声。头部外伤后呕吐需警惕颅内损伤,应立即就医CT检查。先天性幽门肥厚多在出生2-4周出现喷射性呕吐,超声检查可确诊。
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需就医排查病因。观察记录呕吐频率、性状(是否含胆汁)、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喂养史。保持宝宝侧卧防误吸,呕吐后1小时内避免进食,少量多次补充电解质水。喂养器具每日煮沸消毒,接触者注意手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