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打呼噜主要由激素变化、体重增加和鼻咽部水肿导致,可通过调整睡姿、控制体重和改善环境缓解。
1.激素水平变化
怀孕后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导致呼吸道肌肉松弛。松弛的咽部肌肉在睡眠时更容易塌陷,气流通过时产生振动形成鼾声。雌激素增加还会引起鼻黏膜充血,进一步加重呼吸道狭窄。这种情况在孕中晚期尤为明显,随着激素水平达到高峰,打呼噜现象可能更频繁。
2.体重增长过快
孕期合理的体重增长范围是11-16公斤。超重时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仰卧位时舌根后坠更易阻塞呼吸道。测量颈围超过40厘米时需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建议每周称重,将增重控制在0.5公斤以内,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3.生理性水肿
怀孕后期循环血量增加40%,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使得鼻咽部组织水肿。这种水肿在白天站立时多表现在下肢,夜间平卧后体液重新分布导致上呼吸道肿胀。睡前抬高床头15度,使用加湿器保持50%湿度能减轻黏膜水肿。
4.子宫压迫影响呼吸
增大的子宫上推膈肌,减少肺活量约20%。孕妇会不自主采用口呼吸代偿,干燥的空气刺激咽喉引发打鼾。侧卧睡姿能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建议用孕妇枕保持30度侧卧位,既改善呼吸又利于胎盘供血。
打呼噜严重时可能伴随呼吸暂停,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选择记忆棉枕头支撑颈部,晚餐避免奶制品减少痰液生成,每天快走30分钟增强呼吸肌力量。持续存在缺氧表现应及时进行睡眠监测,排除妊娠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