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打呼噜主要与激素变化、体重增加及鼻咽部充血有关,属于常见生理现象,但需警惕睡眠呼吸暂停风险。改善方法包括调整睡姿、控制体重增长及使用加湿器。
1.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导致呼吸道肌肉松弛度增加。雌激素水平上升引发鼻黏膜血管扩张,约35%孕妇出现鼻塞症状。这两种激素共同作用使上呼吸道变窄,气流通过时产生震动声。建议睡前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可缓解黏膜肿胀。
2.体重增长压迫
孕期平均增重12-15公斤,颈部脂肪堆积直接压迫气道。子宫增大使横膈膜上移4-5cm,肺容量减少20%,呼吸时需更用力吸气。侧卧睡姿能减少50%打鼾频率,使用孕妇枕支撑腹部,枕头高度保持在10-15cm为宜。每周监测体重增长,中晚期控制在每周0.5kg以内。
3.病理性因素排查
若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呼吸暂停,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考虑妊娠期睡眠呼吸暂停。这种情况发生在约8%孕妇中,可能引发妊娠高血压和胎儿缺氧。多导睡眠监测是金标准,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有效。伴有日间嗜睡、晨起头痛者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孕期打鼾多数属生理性改变,通过体位管理和环境调节可显著改善。记录睡眠情况,出现呼吸暂停、血压升高或胎动异常时,24小时内就医。保持规律产检,产科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联合呼吸科会诊。合理控制孕期增重,选择高蛋白低GI饮食,有助于减少呼吸道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