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添加辅食的核心原则是循序渐进、营养均衡、第一。从6个月开始引入单一食材,逐步过渡到混合食物,注意观察过敏反应,优先选择高铁食物,保持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
1.添加时间与顺序
婴儿满6个月是添加辅食的典型起点,早产儿需按矫正月龄计算。首次添加选择上午时段,便于观察过敏反应。从强化铁米粉开始,连续尝试3天无不良反应后,可引入南瓜泥等低敏食物。7-8个月逐步添加肉泥、蛋黄,9个月后尝试软烂的手指食物。每次新食材单独引入,间隔2-3天。
2.质地过渡技巧
辅食质地需随月龄调整:6个月为细腻糊状,用辅食机打成无颗粒状态;7-8个月过渡到带小颗粒的泥蓉状,可用研磨碗处理;9-10个月尝试碎末状食物,如煮软的胡萝卜丁;11-12个月可提供小块状食物,锻炼咀嚼能力。每阶段持续1-2个月,观察婴儿吞咽协调性再进阶。
3.营养搭配要点
优先选择高铁食材如牛肉泥、猪肝粉、强化铁米粉,预防缺铁性贫血。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促进铁吸收。每天保证5-10g油脂摄入,选择核桃油、亚麻籽油等优质脂肪。避免过早添加盐、糖,1岁前每日钠摄入不超过400mg。蛋白质食物占总辅食量1/4,谷物类占1/2。
4.注意事项
准备专用砧板刀具,食材现做现吃,冷藏不超过24小时。首次尝试芒果、蛋清等易过敏食物时,先涂抹口周皮肤测试。进食时保持坐姿,避免逗笑以防呛噎。出现皮疹、腹泻等过敏症状立即停喂,记录过敏源。坚果、果冻、整颗葡萄等高风险食物3岁前避免食用。
遵循这些原则能帮助宝宝顺利过渡到成人饮食,6-12个月期间每日奶量仍需保持600-800ml,辅食从每日1次渐增至2-3次,12个月后辅食成为主要营养来源。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出现持续拒食或体重增长缓慢需咨询儿科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