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高血压容易发生在高龄孕妇、肥胖孕妇、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多胎妊娠孕妇以及既往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身上。
1、高龄孕妇:
35岁以上孕妇体内血管弹性下降,胎盘功能相对减弱,妊娠期血管调节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血压升高。这类孕妇需加强产前血压监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控制。
2、肥胖孕妇:
体重指数超过30的孕妇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异常,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建议通过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将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11-16公斤范围内。
3、高血压家族史:
直系亲属有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存在遗传易感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功能可能存在先天缺陷。这类孕妇应从孕早期就开始低盐饮食,每天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
4、多胎妊娠:
双胎或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增大,会分泌更多血管活性物质,同时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多胎孕妇需要更频繁的产检,建议每2周监测一次血压和尿蛋白。
5、既往病史者:
曾有妊娠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再次发病风险显著增高,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记忆损伤有关。这类人群建议在孕前3个月就开始补充钙剂,每日摄入量不低于1000毫克。
预防妊娠高血压需注意每日保证8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饮食上增加富含镁的坚果和深绿色蔬菜,限制腌制食品摄入。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次不超过30分钟。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或上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