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剧烈胸痛、意识障碍及严重消瘦等症状时需高度警惕。这些危险症状主要与肿瘤侵犯大血管、气道阻塞、胸膜转移、脑转移及恶病质等因素相关,需立即就医干预。
1、咯血:
肿瘤侵蚀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可能导致大咯血,单次出血量超过200毫升或24小时内累计超过500毫升会引发窒息或失血性休克。出血量大时需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临床常采用垂体后叶素等血管收缩剂止血,必要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2、呼吸困难:
主气道阻塞或大量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时,患者会出现端坐呼吸、三凹征等急性呼吸衰竭表现。需通过支气管镜解除梗阻或胸腔穿刺引流,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需考虑机械通气。
3、剧烈胸痛:
肿瘤侵犯肋间神经或胸膜可产生刀割样疼痛,疼痛评分≥7分提示可能存在病理性骨折或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除使用吗啡类镇痛药外,需评估是否需放射治疗缓解压迫症状,突发撕裂样疼痛需排除主动脉夹层。
4、意识障碍:
脑转移灶引发颅内高压时,患者会出现嗜睡、躁狂或昏迷,伴随瞳孔不等大或视乳头水肿。急诊CT确诊后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多发转移灶可考虑全脑放疗,癫痫发作时需使用抗惊厥药物。
5、严重消瘦:
恶病质状态下体重1个月内下降超过5%或白蛋白低于30g/L,提示机体进入高代谢状态。需通过肠内营养补充支链氨基酸,同时控制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释放,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改善食欲。
肺癌晚期患者日常需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采用半流质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疼痛发作时避免平卧位。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及呼吸频率,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出现发热、咯血等症状时记录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所有护理操作需轻柔避免诱发疼痛。心理支持方面可通过音乐缓解焦虑,家属应学习基础生命体征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