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合理搭配蛋白质等方式改善,必要时需结合药物治疗。
优先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藜麦、糙米等全谷物,这类食物消化吸收缓慢,能避免餐后血糖剧烈波动。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是理想选择。豆类食品如鹰嘴豆、扁豆富含植物蛋白和缓释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影响较小。
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每日摄入量应达25-30克。魔芋制品含葡甘露聚糖可形成凝胶延缓胃排空。苹果、梨等带皮水果提供可溶性纤维。奇亚籽、亚麻籽等种子类食物同时富含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
每餐搭配适量蛋白质可降低混合膳食的升糖负荷。鱼类如三文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鸡蛋提供完整氨基酸谱,水煮方式佳。豆腐等大豆制品含异黄酮,可能改善糖代谢。
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稳定血糖,橄榄油、牛油果、坚果都是优质来源。坚果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5-20克,避免过量导致热量超标。深海鱼类每周建议食用2-3次,其EPA和DHA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先食用蔬菜类食物增加饱腹感,再摄入蛋白质食物,后进食碳水化合物。这种进餐顺序可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细嚼慢咽延长进食时间,有助于血糖平稳上升。避免单独摄入高糖食物,与其他食物搭配可减缓糖分吸收速度。
除饮食控制外,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定期监测血糖变化,记录饮食反应。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煎烤。进餐时间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长期血糖控制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保持标准体重,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充足睡眠和压力管理对血糖调节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