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糖正常范围为2.2-7.0毫摩尔/升,实际数值受喂养方式、胎龄、检测时机、代谢状态及疾病因素影响。
母乳喂养婴儿血糖波动较配方奶更平缓,因母乳成分更易消化吸收。出生后1小时内未及时喂养可能导致暂时性低血糖,尤其早产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微量喂养。
足月儿血糖稳定性优于早产儿,34周前出生婴儿因肝糖原储备不足更易出现低血糖。极低出生体重儿(<1500克)需持续血糖监测至代谢稳定。
出生后1小时血糖值低,24小时内逐渐上升至稳定水平。采血应在哺乳后2小时进行,哭闹或寒冷刺激可能使血糖短暂升高0.5-1.0毫摩尔/升。
新生儿期一过性高胰岛素血症可致低血糖,糖尿病母亲婴儿则易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可能出现顽固性血糖异常。
窒息缺氧可引发应激性高血糖,败血症常伴代谢紊乱。先天性胰岛细胞增生症患儿需警惕严重低血糖发作。
家长应掌握正确喂养频率,足月儿每2-3小时哺乳一次,早产儿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哺乳后保持婴儿侧卧体位促进消化,避免包裹过厚导致出汗脱水。发现嗜睡、震颤等异常表现时,应立即测量耳垂或足跟末梢血糖,持续异常需儿科急诊处理。日常注意观察婴儿吸吮力、皮肤颜色及反应灵敏度,定期儿保监测生长发育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