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症状主要有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胸闷心悸、肾功能异常。这些症状通常由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引发。
头痛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常见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枕部或额部持续性胀痛,晨起时症状加重。这与血压骤升导致脑血管痉挛有关,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时头痛多可缓解。
患者常出现突发性眩晕伴站立不稳,尤其在体位变化时明显。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前庭系统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出现短暂意识丧失。
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表现。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导致视乳头水肿,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急症表现,需紧急降压治疗。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闷气促。约30%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痉挛,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改变。
疾病进展期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等肾小管功能损害,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肌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突发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建议选择富含钾离子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有助于拮抗钠的升压作用。每周进行5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避免突然下蹲或起立等体位剧烈变化,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并做好记录。出现血压持续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或突发剧烈头痛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