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排尿困难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导尿处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膀胱神经病变、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药物等原因引起。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微血管,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通过饮食调整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配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稳定血糖水平,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针对膀胱收缩无力可使用胆碱能药物如溴吡斯的明改善排尿功能;合并尿路感染需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伴有前列腺增生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时,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能替代肾脏清除代谢废物。透析可缓解水钠潴留导致的尿量减少,但需每周进行2-3次规律治疗。
急性尿潴留需立即留置导尿管引流膀胱,避免肾脏受压。间歇性导尿适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每日4-6次导尿可预防感染。操作需严格无菌,导尿管每周更换。
严重前列腺增生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颈梗阻需做膀胱颈切开术;终末期肾病可考虑肾移植。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性。
糖尿病肾病患者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适量进行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出现下肢水肿或尿量持续减少需及时就医。夜间排尿困难者可抬高下肢减轻水钠潴留,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影响肾脏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