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自身免疫破坏等,饮食治疗需遵循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的原则。
1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多发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治疗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配合血糖监测和饮食管理。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有关,常见于中老年肥胖人群。典型症状包括口渴、乏力、伤口愈合缓慢。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生活方式干预。
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高血糖,与妊娠期激素变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有关。多数患者产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治疗以医学营养治疗为主,必要时使用胰岛素。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1型糖尿病与HLA基因相关,2型糖尿病涉及多个基因位点。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通过控制体重、加强运动等预防发病。
糖尿病饮食需控制每日总热量,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限制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摄入占总热量15%-20%。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可在两餐间适当加餐。主食选择全谷物、杂豆类等粗粮,蔬菜每日摄入500克以上。烹饪方式以蒸煮炖拌为主,限制油炸食品。合理搭配运动,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合并高血压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饮酒应严格控制,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