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方式控制血糖。饮食调节是基础治疗手段,需重点关注食物种类与摄入量。
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可减缓血糖波动。推荐食用燕麦、荞麦等全谷物替代精米白面,绿叶蔬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克。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建议每周食用3-5次,每次约100克。注意根茎类蔬菜需计入主食总量。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0.8-1克计算。优先选择鱼类、禽类等白肉,每周深海鱼类摄入2-3次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鸡蛋每日不超过1个,乳制品选择无糖低脂品种。红肉摄入限制在每周500克以内。
脂肪供能比控制在30%以下,减少动物油脂摄入。烹饪选用橄榄油、茶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每日用量25-30克。坚果类食物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每日可食用15-20克作为加餐。
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应达到25-30克。魔芋、菊粉等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菌藻类食物富含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建议每周食用3次以上。水果选择低糖品种,每日控制在200克以内,分次食用。
采用先蔬菜后蛋白质后主食的进餐顺序能降低餐后血糖峰值。每餐用时不少于20分钟,细嚼慢咽有助于产生饱腹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晚餐时间不宜过晚。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体化饮食方案,每日主食量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调整,建议分5-6次摄入。烹饪方式以蒸煮炖拌为主,避免煎炸。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饮食与血糖变化关系。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