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桃体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消炎、退热镇痛、增强免疫、手术切除等方式快速缓解。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扁桃体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医生会根据患儿年龄、过敏史及病原菌检测结果选择合适药物,治疗周期通常为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和扁桃体充血程度。
2、局部消炎:
采用复方硼砂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可减轻咽部肿胀,儿童专用咽喉喷雾剂能直接作用于发炎部位。每日3-4次含漱有助于清除分泌物,6岁以上儿童可使用含片辅助治疗。注意避免含有麻醉成分的制剂长期使用。
3、退热镇痛:
体温超过38.5℃时需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既可退热又能缓解吞咽疼痛。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禁止使用酒精擦拭。
4、增强免疫:
反复发作患儿可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如脾氨肽冻干粉有助于降低复发率。保证每日睡眠10小时以上,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接种流感疫苗能预防继发感染。
5、手术切除:
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术后需流质饮食2周,避免剧烈咳嗽。手术适应证需由耳鼻喉科医生严格评估。
急性期应给予米汤、藕粉等温凉流食,避免酸性果汁刺激黏膜。恢复期增加鸡蛋羹、鱼肉泥等优质蛋白,每日饮水不少于1000毫升。保持室内湿度50%-60%,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呼吸道湿润。愈后1个月内避免游泳、长跑等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关节痛、皮疹等风湿热征兆,养成饭后漱口习惯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