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合并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及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由胆道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胆囊壁炎症反应及消化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1、右上腹疼痛:
胆结石嵌顿在胆囊管或胆总管时,会引发阵发性或持续性右上腹绞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常加重,伴随胆囊壁充血水肿,形成典型的墨菲征阳性体征。
2、发热寒战:
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胆囊炎会出现38℃以上发热,严重时可伴寒战。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明显增高,提示全身性炎症反应。
3、恶心呕吐:
胆囊炎症刺激内脏神经反射性引起胃肠道症状,约60%患者出现饭后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胆汁样呕吐物。
4、皮肤黄疸:
胆总管结石造成梗阻时,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红素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呈陶土样是梗阻性黄疸的特征性表现。
5、消化不良:
慢性胆囊炎患者常见餐后腹胀、嗳气、脂肪泻等消化功能障碍。由于胆汁排泄不畅,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可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需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促进胆汁排泄。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每餐七分饱为宜。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绞痛。出现持续腹痛、高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发生胆囊穿孔、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