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患者可能出现全身发黄症状,但属于少见表现。胆囊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和恶心呕吐,较少见的症状主要有黄疸、皮肤瘙痒和陶土样便。
1、黄疸:
胆囊炎导致胆总管受压或合并胆总管结石时,胆汁排泄受阻引发黄疸。患者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解除胆道梗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手术治疗。
2、皮肤瘙痒:
胆汁淤积时胆盐沉积在皮肤表层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顽固性瘙痒。这种症状多出现在黄疸患者身上,夜间瘙痒更为明显。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严重时可使用胆汁酸结合树脂缓解症状。
3、陶土样便:
胆汁进入肠道受阻会导致粪便失去正常黄褐色,呈现灰白色陶土样。这是胆道完全梗阻的特征性表现,常伴随其他梗阻症状。出现这种情况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胆道引流或胆道探查手术。
胆囊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尿液和粪便颜色变化,出现皮肤黄染、持续瘙痒或粪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就诊。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囊情况,合并胆结石患者更需警惕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