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检查通常需要结合抽血化验与影像学检查,主要方法包括肝功能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筛查、腹部超声、肝脏弹性检测、肝组织活检。
1、肝功能检测:
通过抽血化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急性肝炎时转氨酶可升高10倍以上,慢性肝炎则表现为持续性轻度异常。该检查需空腹8-12小时进行。
2、病毒标志物筛查:
针对不同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等。甲型和戊型肝炎需检测IgM抗体,丁型肝炎需在乙肝感染基础上检测。病毒载量检测可评估传染性强弱。
3、腹部超声检查:
无创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可发现肝硬化特征性结节、腹水等晚期表现。对脂肪肝、肝囊肿等合并症的鉴别具有优势,但早期肝炎敏感性较低。
4、肝脏弹性检测:
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量化肝脏硬度值,间接评估纤维化程度。数值≥7.4kPa提示显著纤维化,≥12.4kPa考虑肝硬化。检查前需空腹3小时以上。
5、肝组织活检: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获取肝组织标本,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及病因鉴别,适用于疑难病例或治疗方案制定前评估。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高糖食物。避免饮酒及自行服用伤肝药物,每半年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出现乏力加重、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定期监测甲胎蛋白预防肝癌。建议肝炎患者接种甲肝、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