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患者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监测体重变化、适度活动、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肝硬化腹水通常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
1、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需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潴留会加重水钠潴留,限制钠盐能减少腹水生成。烹饪时可使用香料替代食盐调味,选择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钾离子平衡电解质。
2、监测体重变化
每日晨起空腹测量体重并记录,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腹水加重。监测腹围变化时需保持同一测量部位和体位。体重波动数据有助于医生调整利尿剂用量,避免电解质紊乱。
3、适度活动
卧床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久坐久站导致下肢水肿,活动时注意防护避免碰撞腹部。适度运动能改善循环功能,但需避免劳累诱发肝性脑病。
4、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出现发热腹痛及时就医。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自发性腹膜炎是常见并发症。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清洁,避免生冷食物减少肠道感染风险。
5、定期复查
每月需复查肝功能、电解质、腹部超声等指标,遵医嘱调整利尿剂用量。监测血氨水平预防肝性脑病,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放液治疗。出现意识改变、呕血等紧急症状需立即住院。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长期卧床时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衣着选择宽松棉质材质减少皮肤摩擦。饮食宜少量多餐,保证每日80-100克优质蛋白摄入,可选择鱼肉、蛋清等易消化蛋白。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禁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心理上需保持稳定情绪,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出入量变化,外出时随身携带病情说明卡以备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