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早期症状主要有头痛、视力减退、性格改变等,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脑瘤可能与遗传、环境辐射、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癫痫发作等症状。
1、头痛
脑瘤引起的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晨起时加重,咳嗽或低头时疼痛加剧。这种头痛与普通头痛不同,服用止痛药效果有限。头痛可能与肿瘤占位导致颅内压增高有关,伴随症状包括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治疗需针对病因,如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通过手术切除肿瘤。
2、视力减退
脑瘤压迫视神经或视觉中枢会导致进行性视力下降,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或复视。患者常误以为是近视或老花眼加重。垂体瘤等特定位置肿瘤可能引起特征性视野缺损。诊断需通过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减轻视神经水肿,或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
3、性格改变
额叶或颞叶肿瘤可能导致人格改变、情绪波动或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易怒、淡漠、记忆力减退等。家属常误认为是精神心理问题。这类症状与肿瘤位置相关,可能伴随语言障碍或执行功能受损。诊断需结合神经心理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可采用丙戊酸钠片控制精神症状,必要时手术切除病灶。
4、恶心呕吐
脑瘤引起的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晨起多见。这种呕吐由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常伴随剧烈头痛。儿童脑瘤患者可能以反复呕吐为首发症状。治疗需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同时处理原发病。长期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钾、血钠水平。
5、癫痫发作
脑瘤刺激大脑皮层可能引发癫痫,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或感觉异常。首次癫痫发作的中老年患者需警惕脑瘤可能。诊断需通过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可使用左乙拉西坦片控制发作,但根本治疗需手术切除致痫灶。癫痫持续状态需紧急处理,防止脑缺氧损伤。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检查,避免延误诊断。日常应注意记录症状发生的时间、频率和诱因,就诊时详细告知医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体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控制水分摄入以防加重颅内压增高症状。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