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动脉硬化可能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有助于控制血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弹性。戒烟限酒能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保持规律作息对血压管理有积极作用。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时,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高脂血症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期间应关注肝功能指标。
3、抗血小板治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适用于预防动脉硬化继发的血栓形成,肠溶阿司匹林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异常情况,术前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4、血管重建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合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术后需进行心脏康复训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通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改善心肌供血,术后需长期服用双抗药物治疗。
5、中医调理
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与西药联合使用。针灸治疗选取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改善微循环,中药熏蒸辅助缓解肢体发凉症状。使用中药制剂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变化。
动脉硬化患者日常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血压偏高者建议控制在3克以内。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补充ω-3脂肪酸,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高温油炸。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血管评估,出现视物模糊、行走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疾病管理,可参加正规医疗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