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肝通常需要治疗,不治疗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病毒复制活跃时可能加速肝脏损伤。
丁肝不治疗时,病毒持续复制会引发慢性肝脏炎症,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肝细胞反复坏死和修复,逐渐形成肝纤维化。纤维化程度加重后肝脏结构发生改变,出现假小叶形成和血管扭曲,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水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进一步恶化为肝癌。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协同作用会显著增加肝癌发生概率,肝癌早期症状隐匿但进展迅速,晚期治果较差。
丁肝病毒存在特殊缺陷,必须依赖乙肝病毒才能完成复制,因此合并感染时病毒载量往往更高。这类患者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水平可能长期异常,胆红素代谢障碍可引发黄疸,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免疫系统持续激活可能诱发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小球肾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症状。
丁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检查,早期可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饮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限制高脂食物摄入,严格禁酒避免加重代谢负担。出现乏力、腹胀、皮肤黄染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掩盖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