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并发症预防、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及心理疏导。术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监测神经系统症状、调整饮食结构、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定期复查影像学等。
1、伤口护理
术后需每日观察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液,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定期更换。避免抓挠或沾水,若采用可吸收缝线无须拆线,普通缝线需术后7-10天拆除。出现发热或切口剧痛需警惕感染,应及时就医处理。头部包扎需松紧适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2、症状监测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变化,新发头痛呕吐或原有症状加重可能提示脑水肿或出血。记录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监测体温和血压波动,持续高热需排除颅内感染。
3、营养支持
术后初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维生素软食。吞咽困难者可选用营养补充剂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避免呛咳引发肺炎。限制钠盐高脂食物,适量增加西蓝花、三文鱼等抗氧化食物。每日饮水保持1500-2000毫升。
4、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障碍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语言障碍可采用图片卡片辅助沟通,配合发音练习。认知训练从简单计算、记忆游戏开始,每次不超过30分钟。平衡训练需家属陪同,使用助行器防止跌倒。
5、心理干预
建立规律作息减少焦虑,通过音乐缓解情绪压力。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康复经验,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影响患者自主性。出现持续抑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必要时短期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定期复查头部MRI评估肿瘤复发情况。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外出需家属陪同防止意外。保持居住环境无障碍改造,浴室加装防滑垫。按医嘱定时服用替莫唑胺胶囊等化疗药物,记录不良反应及时反馈医生。建立症状日记监测病情变化,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神经功能评估。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