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和肺气肿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肺部疾病,前者属于恶性肿瘤,后者属于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肺癌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胸痛等,肺气肿则以呼吸困难、气促为主要特征。两者在病因、症状、检查手段及治疗方式上均有显著差异。
1、病因差异
肺癌主要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相关,病理表现为肺部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块。肺气肿多由长期吸烟或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病理特征为肺泡壁破坏导致肺组织弹性下降。部分肺癌患者可能合并肺气肿,但两者发病机制无直接关联。
2、症状表现
肺癌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进展可出现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及消瘦。肺气肿典型症状为活动后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累时出现,后期静息状态下也会气促。肺癌可能伴随声音嘶哑或骨痛等转移症状,肺气肿则常见桶状胸等体征。
3、诊断方法
肺癌诊断依赖胸部CT发现肺部占位,需通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确诊病理类型。肺气肿主要通过肺功能检查显示气流受限,胸部CT可见肺野透亮度增高、膈肌低平等特征。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有辅助价值,而血气分析能评估肺气肿的缺氧程度。
4、治疗原则
肺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早期手术可获得较好预后。肺气肿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症状为主,严重者需长期氧疗。肺癌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肺气肿则侧重延缓肺功能恶化。
5、预后转归
肺癌预后与发现早晚密切相关,晚期五年生存率较低。肺气肿属不可逆病变,但规范治疗可维持较长时间生存质量。肺癌可能发生脑转移、骨转移等严重后果,肺气肿主要并发症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
建议吸烟者定期进行低剂量胸部CT筛查,出现持续咳嗽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和粉尘等有害物质。适度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呼吸道免疫力。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