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饮食需注意控制蛋白质摄入、限制钠盐、避免酒精、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维生素。肝硬化是慢性肝病晚期表现,饮食调整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
1、控制蛋白质
肝硬化病人需根据肝功能分级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代偿期患者每日可摄入每公斤体重1-1.2克优质蛋白,以鸡蛋、鱼肉、豆制品为主;失代偿期患者需限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以防肝性脑病。出现肝性脑病前兆时应暂时禁用动物蛋白,改用支链氨基酸配方营养剂。蛋白质应分散于三餐均匀摄入,避免单次大量蛋白质负荷。
2、限制钠盐
每日钠摄入量需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相当于食盐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酱油等高钠食物。腹水明显者需进一步限制至每日钠1500毫克。烹饪时可用柠檬汁、香草等替代盐调味,购买食品需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及时发现钠潴留。
3、避免酒精
任何含酒精饮品均需严格禁止,包括啤酒、葡萄酒等低度酒。酒精会加重肝细胞损伤,加速纤维化进程,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同时需注意避免含酒精的药品制剂和食品添加剂。对于酒精依赖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戒断治疗,并补充B族维生素。
4、易消化食物
选择细软、低渣、低脂食物,如粥类、烂面条、蒸蛋等,减少油炸、烧烤等烹调方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坚硬、粗糙、带刺食物,以防划破血管。每日可分5-6餐少量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出现腹胀时可尝试低FODMAP饮食,暂时减少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
5、补充维生素
重点补充维生素K、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K缺乏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通过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D不足常见于胆汁淤积患者,需在监测血钙前提下适量补充;维生素B1缺乏可能诱发Wernicke脑病。脂溶性维生素补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中毒。
肝硬化病人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记录饮食内容和身体反应。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食谱,定期复查肝功能、血氨等指标。出现食欲明显减退、腹胀加重、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维持情绪稳定,这些都有助于病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