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血浆置换、肾脏替代治疗、中医治疗。紫癜性肾炎通常由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引起,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克以内,同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注意监测血压、尿量及水肿情况,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2、药物治疗
轻症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配合双嘧达莫片抗血小板聚集。中重度患者需采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必要时联合环磷酰胺片免疫抑制治疗。合并高血压者需服用缬沙坦胶囊降低尿蛋白。
3、血浆置换
适用于急进性肾炎或重症患者,通过分离清除血液中的异常免疫复合物。每周需进行2-3次置换,每次处理血浆量约2000毫升,需配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及凝血功能。
4、肾脏替代治疗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每周3次维持肾功能。血液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每次4小时;腹膜透析可选择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模式。条件允许时可考虑肾移植手术。
5、中医治疗
急性期以清热凉血为主,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慢性期侧重健脾益肾,常用参芪地黄汤配合雷公藤多苷片。针灸选取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隔日一次改善循环。中药熏洗可缓解关节肿痛症状。
紫癜性肾炎患者需长期随访尿常规及肾功能,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因。饮食宜清淡,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出现血尿加重或尿量减少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